首页 滚动 > 综合 > 正文

新能源汽车出海带来新商机,充电桩企业抢食海外配套市场

随着中国新能源汽车出口的火热,相关的充电桩配套也迅速成为了新商机,这也引来了海外充电桩企业的抢食。

近日,意大利国家电力公司集团(EnelGroup)旗下子公司意科能源(EnelXWay)对外发布了其亚太区市场业务战略,并将2019年设立在上海的中国总部升级为亚太区运营中心。

意科能源全球销售执行副总裁Gianmaria Riccardi向第一财经记者表示,随着中国车企出海战略的持续升级和加速推进,他们对当地的充电基础设施配套也有了新需求,如对充电桩品控的高要求、与全球各地市场当地法规和技术标准的接轨、对一站式服务模式的青睐等,这些均为意科能源在中国以及其他亚太地区的发展提供了机遇。


(资料图片)

近两年来,我国新能源汽车出口持续爆发。中汽协数据显示,2020年,中国新能源汽车出口近7万辆;2021年,该数值增长至31万辆;去年,新能源汽车出口量已达67.9万辆。自去年开始,中国车企加速“出海”,比亚迪、蔚来、小鹏等新能源车型纷纷登陆海外市场。

而与新能源汽车配套的充电桩出口也成为了新商机。一方面,中国汽车出口海外需要配备相应的家充桩;另一方面,海外新能源汽车市场车桩比相比国内失衡更为严重,根据光大证券研报,截至2022年4月份,美国车桩比为21.2:1,欧盟整体车桩比为8.5:1,这也意味着更大的市场空间。另外,有部分出海车企为提升充电便利性,也会选择在海外建设自营充电桩。

根据阿里国际站跨境指数,2022年,新能源车充电桩的海外商机快速增长了245%,未来还有将近3倍的需求空间。

正是看到了海外旺盛的需求,海内外充电桩都纷纷入局抢食。除意科能源外,2022年以来,我国也有不少涉及充电桩业务的上市公司均披露了海外市场的布局,如炬华科技、道通科技等。

但在海外市场,海外公司如意科能源具有先天优势,如在出海的第一道门槛——海外认证上,一家充电桩生产企业管理人员向第一财经记者表示,与中国市场相比,海外充电桩检测标准和规范更加严格,对产品的安全与性能标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。上述人员称,“美标认证非常难通过,欧标认证的门槛稍低。”

据华泰研究报告,目前,欧盟ICE的CE认证大约需要3~6个月,认证费用约为几十万元;美标UL认证大约需要半年至一年,费用高达上百万元。

除了认证之外,充电桩企业出海还需遵守当地法律法规,以及了解当地市场,这些方面也是海外充电桩企业有优势,而国内企业是在成本、制造方面更有竞争力,上述管理人员补充道。

凭借在认证和本土服务方面的优势,记者了解到,意科能源的国内业务采取了中国制造、出口海外的模式,既在国内生产满足中国标准的充电桩供应中国市场,也在国内生产符合欧洲、东南亚和太平洋地区标准的交流桩,满足中国新能源车企在海外市场进行家用充电桩配套的需求。另外,意科能源还能为中国新能源车企配套海外自营快充充电桩,以及整合第三方充电桩资源。

而基于自身的制造优势,部分国内充电桩企业则是采取另一条道路开拓海外市场,即与具备当地服务能力的本土企业进行合作的方式,如2022年,盛弘股份Interstellar交流桩通过欧标认证,与英国石油(BP)达成合作,成为首批进入英国石油中国供应商名单的充电桩厂家。

标签:

精彩推送